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精選

寫在35歲末

「提醒自己存在的意義」,而不是慶祝自己的存在。 AI 這次對生日的詮釋很有意思。 第一次在靜默中度過生日,一整天都可以好好的、誠實的跟自己對話。本與老友期待已久的登山行(腦補被雪山環抱畫面),被一場全國性示威無預警地擾亂了計劃。能繼續安全地留守在佛學院學習,是此刻再好不過的安排。 在寫給自己的 35 歲回顧裡,我只想要對自己的心很誠實。 前幾天與摯友 P 聯繫,她很有心的提前給了祝福。她問,你現在快樂嗎?「很快樂」,我毫不猶豫地回她,大概是一種「可以平靜地面對過去、與痛苦安住、看見自己的進步」的心境。 唯有真正的放下才會找回心中那份平靜。 With letting go, it comes peace. 選擇記下一些自己思維成長轉變的足跡,省思自己的進退。 回首這一年雖然上下半場劇情鉅變,但都精實得讓人飛快成長。像一杯混濁的水,時而被攪動時而靜置,一直在沉澱的過程。 # 看見苦的本質、理解苦的原因、找到離苦的方法 —— 我想,這是我在這一年最大的進步。知道必須用理性的智慧,才能真正落實到生活裡,為此精進的跟智者學習,提升自己的邏輯思辨能力,去平衡自己總是過多的感性面。發自內心的感謝這幾年的種種經歷,看見自己將那顆心抓得很緊,所以才會想方設法去解開它、持續探尋生命的實相,不願再只停留在心理表層的療癒與情緒釋放。 # 學會觀照(覺知)自己的心 每當看見自己升起不善的起心動念、患得患失的心,落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上,自討苦吃,就更決意讓自己的心不再隨意起伏,減少散亂的時間,做出實際改變。 既然“ 心 ” 主宰了我們所看見的世界,轉念何等可貴。於是我常常提醒自己 , “We don’t see things as they are, we see things as we are.” 外境的顯現就是自己內心的一面鏡子,與他無關。於是遇到再壞的事,都可視為老師,全然接納。 # 看見 “ 自我 ” 的執取 放下對「我」的 grasping/clinging ,成為了我最明確的努力目標。當然還在小學程度,離博士班的無我境界還差得遠。初次短期出家,是為了踏出斷除「我執」的第一步,為心識埋下種子,但也要如Tenzin老師所說作為 skillful gardener 持續照顧小苗。 根據這四個月從外表斷捨後的觀察,確確實實少了對外在的在意與依賴 (比如深植...

最新文章

一切唯心造

習性